有时候真觉得内娱电视剧里的角色毫无进步,2025年了,塑造女性角色仍然逃不出「樊胜美定律」。
《四喜》里蒋欣饰演的角色,和她十年前在《欢乐颂》里的角色差别不大,又一个被吸血的樊胜美。

介绍一下这个角色的大背景。
许家有三个孩子,蒋欣饰演的许知夏是老大,底下还有一对龙凤胎,妹妹(童瑶)早年被送人,留下了弟弟许知冬。
许知夏性格泼辣爽利,开了一家自媒体工作室写公众号挣钱,听上去像是踩中了时代红利,实则不然,工作室里算上许知夏统共俩人,全靠许知夏强撑才得以运作。
许知夏的老公属于安逸型人格,不争不抢不给力,夫妻俩女强男弱。
大概背景就是这样,许知夏没有樊胜美那么苦,也没有樊胜美那么软弱,但越看越觉得这个角色和樊胜美属于一个路数。
许家想要找回早年送人的二女儿,也就是童瑶饰演的沈明珠。老两口每天就知道瞎嗷嗷、瞎着急,最后没办法了只能找大女儿许知夏帮忙,让许知夏想办法和沈明珠搭上关系。
也就是说没有许知夏的操作,许家二老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和二女儿联系上的。

许知夏和沈明珠都在怀孕,许知夏怀的是二胎,家里老人几乎给不了帮衬,老公又烂泥扶不上墙,全靠她一个人从牙缝里挤。
在这个大前提下,许家妈妈喻静香找到许知夏问她这次怀孕都吃了什么补品,让她给沈明珠也准备一份。
看到这一幕无法理解喻静香的逻辑,自己口口声声说着要找回二女儿,要弥补二女儿,结果到了花钱的档口,扭头找到大女儿,希望大女儿掏钱。
许知夏愤怒,如果不是因为寻亲这档子事,许知夏自认不会和沈明珠扯上关系,如今扯上了关系也没有多少感情。现在让她花钱给沈明珠准备一份补品,离离原上谱。
喻静香也生气,她觉得这个女儿白养了,关键时刻一点也指望不上。



这还只是开始。
许知夏的弟弟许知冬有一个谈了多年的女朋友,女方家催两人结婚,许知冬问父母要不要跟女方家里见一面,许家二老支支吾吾。为什么呢?因为两人知道见面是要谈婚论嫁的,他们基本没有为儿子准备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家二老是个什么样的父母。家里有儿子的父母并不是第一天知道自己有儿子的、也并不是第一天知道儿子要成家立业的,很多家庭在有了儿子之后就要开始想办法为孩子长大结婚做准备,但许家抠抠索索只能拿出十万块钱,离女方提出的二十万彩礼远远不够,此外还有买房子的钱也毫无着落,说明这家人对未来没什么打算。
所以怎么办呢?许大成跟喻静香商量,要不然就去找许知夏,让她这个当大姐的接济一下弟弟。喻静香嘴上说着不行,但行动上很“老实”。
许知夏的经济条件刚刚够得上中等,家里有一个孩子要养,如今还怀上了二胎,自顾不暇,可是父母对这些现实情况视而不见,认为姐姐帮衬弟弟是应该的。
喻静香的话说得极其不入耳,对许知夏讲你也是有女儿的人,你女儿将来结婚的时候,你不跟男方要房子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能讲出的话。

你看,许知夏就是这么一个和樊胜美很接近的角色,自己那摊子事儿要自己拿主意想办法,家里也要靠着她来支撑。
蒋欣的演技没问题,只是身为观众来看,十年过去了,怎么女性角色多少都要和樊胜美沾上点关系?
「樊胜美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不少家中长女都身兼“重任”,但内娱影视剧中似乎很难见到第二种表现手法了,对于家中长女的塑造除了自强自立、父母不给力、要给原生家庭出力……再无更多内容可以展开。
这些所谓的困境仍然停留在表面,剧中许知夏表面上看仍然是乐乐呵呵的,她的原生家庭到底给她造成了怎样的困扰,她要怎么解决,她有没有为未来做过打算,我们一概不知。她好像和观众一样,闹一闹、笑一笑,就过去了。
好像编剧只是为了引发热议而引出了“长女不易”这条剧情线,“长女”现在甚至有了一种工具人感觉,家庭剧中有一个让人心疼的长女,便有了一大看点。
长女有多少种叙事?我想一万个长女就有一万种长女叙事,但在影视剧中,现在都被归类成了“樊胜美叙事”。
这不是腻不腻的问题,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内娱影视剧的进步,可能有一步要看长女角色如何迈步。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