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县城中学拿什么留住优质生源?部分地区探索

  多个县市正努力遏制“优质生源外流”。  9月25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在答复相关提案时介绍,为留住该县优质生源,根据《泸州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初高中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古蔺县初高中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意见》,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制定了《古蔺县初高中六年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评价工作方案》,将优质生源留在县内比例作为学校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多个县市正努力遏制“优质生源外流”。

  9月25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在答复相关提案时介绍,为留住该县优质生源,根据《泸州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初高中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古蔺县初高中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意见》,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制定了《古蔺县初高中六年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评价工作方案》,将优质生源留在县内比例作为学校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是确保古蔺县优质生源(城区小学六年级全县前1000名,非城区学校小学六年级前2000名)留在县内初中学校学生数达85%;

  二是高中六年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菁苗班(市认可的各校100人)中考成绩实现“三个三”目标(三个初中均有1人进入泸州市文化成绩前100名,三个初中泸州市文化成绩前300名以上不少于3人,三个初中的前三分之一的文化成绩平均分超过市内某县菁苗班);

  三是推动高中学校在强基计划、专项计划、学科竞赛、一流高校录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探索初高中六年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提高小、初、高教学质量,提升县域教育影响力。同时根据《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实施方案》,结合各集团实际情况,将留住优秀生源纳入集团化办学工作考核和奖惩,以确保高中健康良性发展。

  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犍为一中开办高中衔接班、犍为外校开设初中直升高中班,犍师附中与下渡初中开办共同体均衡发展班,据称留住了县内初中优秀学生达95%以上,还吸引了县外少部分优生来犍就读。

  犍为县教育局9月23日公布的资料介绍,犍为一中2021年恢复初中办学后,在小升初阶段,学校吸引了来自全县各小学的优秀学生,且优质生源流失人数逐年减少(2021年11人,2022年4人,2023年2人,2024年2人);在初升高阶段,2024年对本校首届初中毕业生实行了直升高中衔接班的政策,98%的学生留在了本校高中部继续学习,中考成绩全县前300名,仅有1人到县外就读高中。犍为外校衔接班学生主要来自本校,中考全县前300名流到县外就读人数减少到21人。就全县而言,2024年中考全县前300名学生流出县外共24人,比2023年66人、2022年38人、2021年66人比,外流优生已大幅减少,这些数据表明,犍为县优生稳控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犍为一中衔接班实际招录了县内绝大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犍为外校也留住了部分优生,同时,两所学校都采用了优化班型设置,与一些中学名校、重点大学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吸引了优生。另外,清溪高中开办了重本班(火箭班)、本科班、艺体班等班型,实施分层次教学,办学成效不断提升,其火箭班也吸引了未被犍为一中、犍为外校录取的部分优生。

  犍为县教育局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学校特别是犍为一中的资金投入,完成学校物理、化学数字化实验室改造;犍为外校投入百万元新建人工智能创客空间。加强资源共享,全域接入“四川云教”平台,犍为一中开设“成都七中直播班”“石室中学云课堂”(覆盖高一重点班);建立“犍为在线教育资源库”,免费提供优质教学课程、竞赛辅导视频等资源;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缩小与城市学校的硬件差距,使学生在县域内也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资源。

  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有人大代表反映,从小学起,宁陕大量的学生转出,仅2024年全县中考前十名,有9名到安康求学。优质生源的流失造成县中每年“双一流”学生的录取比例少,很难考上好的重点大学。

  就此,宁陕县教育体育局今年8月答复称,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为有效遏制优质生源外流现象,县教育体育局经过充分考量,并报县政府同意,每年选拔全县小升初前50名学生在宁陕中学设立了一个创新实验班,从创新实验班近两年中考成绩来看,2024年前十名中有9名为创新实验班学生,2025年前十名均为创新实验班学生,但安康中学、安康高新中学2024年、2025年从该县分别招录10名、9名优质生源,导致该县特优生源留不住。

  2025年,宁陕县继续开设创新实验班1个,为减少优质生源外流,结合代表所提建议,我们将协商宁陕中学拿出方案加大奖励力度和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入户动员力度,更多的留住本县优质生源。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表示,下一步,我们会根据代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馈,争取减少安康中学、安康高新中学等县域外学校在该县录取初三毕业生名额,同时办好宁陕中学,扩大影响力,争取优质生源外流现象能够有效遏制。

  浙江也在探索控制优生外流举措。

  据泰顺县教育局今年6月介绍,当地探索实施师生奖教激励和入学助困政策。由县人民教育基金会安排资金专项用于鼓励优生留在县内高中就读、激励初中学校防控优生外流。一是设立优生的入学奖学金和控流贡献奖。二是支持优生入学助困帮扶,对于家庭困难且留在县内高中就读的优生,学校通过提供减免学费、食宿减免、困难结对帮扶等形式着力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泰顺两所高中还针对县内外就读的泰顺籍初中学段优生,围绕近年县内高考名校录取、高分提升、特控线等三大突破提升良好发展势头、山区海岛县专项计划、名优教师团队、奖励助学、后勤保障等地域优势内容,自主制定宣传招生方案和跟踪机制,对外通过进校进班、家访电访、来访回访,对内通过校园开放日、招生咨询会等方式正向引导,全面营造县内就读高中更有优势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in4.cn/2694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