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美政府关门进入第二周:博弈升级 僵局还会持续多久?

  在过去一周的两党谈判中,既有白宫释放“可能不给休假员工自动补薪”的重磅信号,也有参议院两党在临时拨款方案上的一次次投票失败和互相指责,唯独没有双方互相妥协、达成一致的迹象。

在过去一周的两党谈判中,既有白宫释放“可能不给休假员工自动补薪”的重磅信号,也有参议院两党在临时拨款方案上的一次次投票失败和互相指责,唯独没有双方互相妥协、达成一致的迹象。

目前,医保补贴是最核心的争执焦点。两党在预算压力和选票考量上的博弈交织在一起,使得这场“停摆”更像一场耗损游戏:看谁先承受不住民意和市场反扑。同时,公众也在质疑,“停摆”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美政府关门进入第二周:博弈升级 僵局还会持续多久?

CNN报道,参议院内形势紧张,临时拨款法案再次未获通过,政府关门进入第二周,双方陷入僵持。

最新进展

谈判没有“出路”

压力却在“续增”

目前为止,国会山并没有出现可行的跨党派谈判方案,参议院反复表决的两套临时拨款法案都被否决。共和党版本的方案主张先解开政府运转,但不给医保扩展续命;民主党版本则坚持将疫情时期加大的医保补贴延续到2026年甚至更久,但遭到共和党强硬派全面抵制。两党并没有切实谈判框架,更多是在比拼承受力而非磋商妥协。

与此同时,此次“停摆”还出现了不同以往的一个“爆点”——白宫暗示休假联邦雇员未必享有“自动补发工资”的保障,特朗普本人则称可能考虑削减部分政府项目和岗位,但这并非行政命令。这在过去历次“停摆”中几乎从未有过,打破了近几年“停摆”后“默认补发薪资”的预期,把压力直接转移到了国会山和雇员群体,导致博弈升级。

《华盛顿邮报》对此评论称,白宫此举“明显是希望通过工资悬而未决让国会议员更快感受到政治压力”。结果,此举立刻招来参议院共和党内温和派的异议,认为“仍应补发”,担心士气与服务能力受损;而另一方面,民主党领导层也指责白宫把员工当谈判筹码,要求在临时拨款中明文锁定补发条款。

与国会争吵不休形成对比的,是这次“停摆”导致的次生伤害正在持续放大。自10月6日起,由于空管人员已在无薪状态下工作,导致人员短缺,美国联邦航空局8日称,仅10月6日和7日两天,48小时内就有波士顿、伯班克、芝加哥、丹佛、休斯敦、拉斯维加斯、纳什维尔、费城及凤凰城等多地机场报告因空管人手不足引发延误。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九成以上员工休假,导致IPO审批与证券市场监管近乎“停摆”。CNBC援引市场分析师表示,如果证券交易委员会长时间无法履职,企业融资与IPO计划将全面受挫,这将反向推动商界向国会施压。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10月7日表示,由于政府持续“停摆”,白宫计划取消一些政府项目,他将在未来几天公布裁员细节。

三个时间窗口

短期解局 中期拉锯 长期僵局

随着拉锯进入第二周,白宫、国会和市场都在开始重新衡量“停摆”的耐力值。主流分析大致存在三种结局可能,每一种背后都有不同倒逼机制。

第一种可能:快速止血 5至10天解决

华尔街和许多政策分析机构目前仍押注两党会短期妥协,因为数据和市场已经开始“报警”。目前,既定发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已经搁浅,譬如原定10月10日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就很可能无法出炉,美联储即将进行的利率决策参考将出现数据盲区,陷入“瞎猜”。摩根大通在一份致客户备忘录中就警告:“如果就业数据缺席超过两周,美联储将失去关键参考,市场波动将急剧放大。”

同时,由于证券交易委员会已让九成员工休假,IPO和关键审批陷入停顿;航空运输也因空管无薪上岗、请假增多,航班延误激增,NBC援引航班追踪网站FlightAware的数据报道,仅10月6日和7日两天,全美延误航班就超过了9000架次,而8日仅是早间就已超过720架次。这些“停摆”造成的伤口都将形成市场倒逼,民意反弹,最终迫使两党尽快达成一致。

第二种可能:中期拉锯 拖延两至三周

对于目前的核心争议医保补贴问题,如果民主党坚持把医保增强补贴写入法案,而共和党拒绝“借‘停摆’永久化福利”,那么很可能出现技术性妥协,譬如锁定一年或两年过渡期限、外加设定支出护栏,也就是将延续补贴到2026年,保费开支上限暂维持中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的8.5%,但会加上触发条款,如果财政赤字超标就会自动收紧。

这样的折中办法当然是一个解决之道。对此,《纽约时报》分析称,这类“带保险丝的折中方案”最符合华盛顿惯性,因为它既能满足民主党避免“断崖式涨保费”的诉求,也能给共和党一个“财政刹车”的交代。

但该方案无疑需要技术谈判和法律文本重写,至少需要耗时两周,因此决定了即使双方达成一致,“停摆”也不会立即停止。

第三种可能:最坏结果 一月上下

若双方都不愿在核心问题的医保条款上让步,且白宫继续用补发工资和州资金冻结等手段继续施压,共和党内温和派与强硬派也无法协调,僵局则可能拖到市场和信用评级机构发出更大警告。

目前,按白宫和穆迪的模型推算,“停摆”每周可能造成约150亿美元GDP损失,虽然是模型推演,但若该数字在金融市场被放大成债务和信贷风险,造成金融市场情绪转向,无疑将会放大压力,而压力将重新塑造谈判环境,两党的谈判意愿与策略或将都随之调整。

惠誉评级日前在分析中就提醒,频繁“停摆”加重了对美国债务治理能力的疑虑,“再一次证明政策不可预测性是长期评级压力”。

路透社报道,政府关门导致证券交易委员会关闭,IPO文书处理暂停,这无疑将影响市场情绪

关键拐点

民意 市场 党内裂痕

无疑,接下来的几天是观察转折的关键窗口。“停摆”时间最终取决于三个信号何时触发。

首先是民意反弹。一旦联邦雇员现金流吃紧、公共福利(如食品券项目、退税、科研拨款)延迟,舆论指责会立即升温,对两党产生不得不面对的炙烤。参议员曼钦在接受《政治》采访时就表示,“任何一方都无法在几十万家庭无薪的情况下继续僵持而不付出政治代价。”

其次是市场情绪。金融和科技板块目前已开始担心监管空窗和数据真空,若评级机构继续发出负面展望,国债市场和股市的抛压将会逼迫国会行动。

最后是党内裂痕。共和党温和派已对医保补贴表态“可以接受有限延续”,《华尔街日报》就指出,共和党内部对继续拖延越来越焦虑,商业派系担心融资成本和监管“停摆”带来的连锁冲击。同时,民主党内部也有人士认为必须有财政约束信号,否则将给选战带来沉重口实。这些党内裂缝都将会促成妥协条件的生出。

综合以上信息,舆论分析认为,10至14天出清应该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基线,既足以让民意和市场成本逼出妥协,同时又尚未造成系统性信用危机。如果医保补贴能拆出来单独谈判,国会有望先通过一份短期拨款,让政府重启,然后再去处理长远的医保财政。但如果白宫与共和党强硬派都坚持用极限施压换取政治筹码,那么则不排除2018至2019年那样的35天消耗战再次重演。

正如媒体评论,这场“停摆”不仅是预算危机,更是对美国制度韧性的二次压力测试,结果将影响未来每一次拨款谈判的心理预期。(央视记者 武卫红)

点击进入专题:

美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停摆”

责任编辑:过博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in4.cn/2823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