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美国搞砸了,战斧导弹还没入乌,俄军榛树导弹即将部署古巴

从表面上看,这份协议并不突然。根据报道,俄罗斯和古巴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签署了这份协议。随后,它经过了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的审议批准,最后才由普京签字生效,完成了国内的全部法律程序。

从表面上看,这份协议并不突然。根据报道,俄罗斯和古巴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签署了这份协议。随后,它经过了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的审议批准,最后才由普京签字生效,完成了国内的全部法律程序。

俄罗斯官方给出的说法是,这份协议将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以后俄罗斯和古巴在军事上要一起做点什么事,比如联合演习、技术交流、军官培训等等,都有了正式的文件依据,名正言顺。用俄方官员的话说,这能让俄古关系“回归苏联时期的传统”。这句话,可谓是点出了这份协议的历史底蕴和战略分量。

美国搞砸了,战斧导弹还没入乌,俄军榛树导弹即将部署古巴

既然协议3月就签了,为什么俄罗斯选择在10月加速推动其国内批准进程,并高调公布呢?这就不能不提另一个背景,乌克兰局势的升级。

就在9月底,美国白宫表示正在“认真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远,可达1600公里,如果从乌克兰境内发射,能够直接威胁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内的核心地带。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一条非常敏感的红线。

俄罗斯方面随即提出了一系列尖锐问题:这些导弹的打击目标由谁来确定?操作人员是谁?会不会有美军人员直接介入?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向了一个可能性:美国军事力量更深度的卷入。在俄罗斯看来,这等同于美国把尖刀抵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于是,俄罗斯的打出的牌,就是激活与古巴的这份军事合作协议。你在我家门口部署能打莫斯科的导弹,我是不是也可以在你后花园部署能威胁华盛顿的武器?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牙还牙”的战略威慑。协议的批准时间点,与美国考虑提供“战斧”导弹的消息前后脚,很难说是一种巧合,更像是一种明确的警告和反制。

那么,这份协议究竟允许俄罗斯在古巴做什么?其潜在内容可能远超一般的军事合作。

有分析指出,协议的核心条款可能包括“允许俄罗斯在古巴境内部署任何类型的进攻性武器”。请注意“任何类型”这个词,它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技术可能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诸如“锆石”这类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速度极快(超过5倍音速),并能进行机动变轨,现有的防空系统很难有效拦截。如果这类武器部署在古巴,距离美国佛罗里州仅一百多公里,其飞行时间将大大缩短,对美国的战略威慑是实实在在的。

展开全文

美国搞砸了,战斧导弹还没入乌,俄军榛树导弹即将部署古巴

此外,协议还可能意味着俄罗斯战略力量的“前沿存在”。例如,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未来可能获准在古巴起降,进行巡航;核潜艇可能停靠哈瓦那港。这都将显著增强俄罗斯在西半球的军事存在感和快速反应能力。

除了武器部署,情报监听是另一个关键点。冷战时期,苏联在古巴设有一个名为“洛尔德斯”的大型情报监听站,用于截获美国的通信信号,监控其航天活动。该站虽已关闭,但设施犹存。一旦俄古军事合作激活,这个监听站完全可以被现代化技术重新启用,其监听能力相较于冷战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将对美国的情报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还有一个较少被提及但同样重要的方面是“人力合作”。有报道称,由于古巴国内经济困难,已有相当数量的古巴人受高薪吸引,以雇佣兵身份加入俄罗斯军队参与对乌作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兵员压力,同时也为古巴提供了宝贵的外汇收入。这种合作,使得俄古关系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同盟,带有更深刻的经济互助色彩。

俄罗斯这一步棋,无疑将美国置于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如果美国坚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等远程攻击性武器,就要面临俄罗斯在古巴进行实质性军事部署的风险,这将直接威胁美国本土安全。已经有美国国会议员因此公开呼吁谨慎行事,担心激化矛盾引火烧身。但如果美国因此退缩,又会被视为在乌克兰问题上向俄罗斯让步,可能影响其盟友体系的信心。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困境”。

美国搞砸了,战斧导弹还没入乌,俄军榛树导弹即将部署古巴

更让世界担忧的是,当前的国际局势比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更为复杂。当时主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而今天,俄乌冲突正在激烈进行,中东地区战火未熄,全球地缘政治裂痕加深。任何一轮新的、直接涉及美俄两大核力量的军事对峙,其误判和升级的风险都极高,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in4.cn/3155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