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双引擎”业务模式现雏形,江淮汽车短期阵痛背后的长期押注

江淮汽车(600418.SH),陷入了短期阵痛。根据其最新披露的三季报,2025年前9月实现营收308.73亿元;同比下滑4.14%;归母净利润亏损14.34亿元,止盈转亏。

江淮汽车(600418.SH),陷入了短期阵痛。

根据其最新披露的三季报,2025年前9月实现营收308.73亿元;同比下滑4.14%;归母净利润亏损14.34亿元,止盈转亏。

其中,第三季度录得营收115.13 亿元,同比增长 5.54%;归母净利润亏损 6.61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此,江淮汽车解释主要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业务下滑;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这是一份意料之中的成绩单,当下江淮汽车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而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尊界S800是重中之中,但这款定位于超高端豪华、售价70万起步的车型,今年5月才上市;

在此之前,江淮汽车投入巨资建设超级工厂、组建团队、成立研发中心等,干的都是“只出不进”的事。财报显示,其于今年前9月研发投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30%,如今陷入阶段性亏损实属正常。

一家企业面临转型阵痛,因孵化新品牌而利润承压,这并不难理解。何时走出亏损,需要多久重启新增长,才是审视江淮汽车的正确姿势。

这也是为何江淮汽车即使业绩不佳,但股价年内涨幅超30%、总市值突破110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备受追捧”牛股”的原因所在,就是对其转型前景的押注,更是一种看好。

若透过数据看细节,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双引擎”业务模式现雏形,江淮汽车短期阵痛背后的长期押注

展开全文

尊界“破圈”业绩迎拐点

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传统业务稳固,江淮皮卡销量突破4.5万台,居行业第二;新能源轻卡销量超1.5万台,同比增长62%,居行业第三;重卡新能源转型加速,交付近3500台,同比增长108%。

此外,江淮汽车在国际市场打造出5个年销超万台市场,中高端轻卡出口连续十四年居行业第一。

在此基础上,尊界成功切入智能豪华赛道,尊界S800上市自5月底上市以来,销量稳步增长,4个月大定突破15000台。其中90后用户、家庭用户占相当比例,实现了产品力的强势“破圈”。

当下之所以出现亏损,刨除国际形势因素导致出口下滑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尊界正处在前期高投入阶段,为支撑这一高端项目,江淮汽车不仅与华为组建超5000人的研发与交付团队,并斥巨资打造尊界超级工厂。

“双引擎”业务模式现雏形,江淮汽车短期阵痛背后的长期押注尊界超级工厂外景

为了对标华为,加快流程化组织变革,江淮还建立了端到端能力资源中心,涉及采购中心、质量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等,就是为了赋能一线作战单元,保障尊界品牌的商业成功。

从尊界S800上市前的巨额投入,再到上市后的运营支出,直接导致江淮“三费”剧增,三季度销售费用8.87亿元,同比增长23.36%;管理费用6.66亿元,同比增长46.31%;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30%·,

再叠加尊界S800尚处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成本分摊效率低,直接侵蚀了江淮汽车的利润。但在过程中,江淮的转型效能也在逐步显现。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总销量为9.11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达4.06万辆,环比大幅增长23.1%,有效对冲了商用车销量下滑(环比-12.8%)的影响。

尤其是尊界S800,上市4个月大定突破1.5万台,超过帕拉梅拉与奔驰S级销量之和。目前,尊界S800尚处产能爬坡阶段,10月单月交付量已突破3000台,产能利用率达到15%,2026年随着MPV/SUV上市,产能利用率有望快速提升。

尊界超级工厂规划年产20万辆,当前固定成本分摊压力较大,目前江淮正在冲刺2025 年底月产能4000台,单位产能固定成本有望下降20%左右。三季报显示,尊界S800已带动其整体毛利率提升2.58个百分点至13.94%,若规模效应释放,毛利率也将进一步突破。

三季度,江淮汽车的销售费用率7.7%、管理费用率5.8%,均为上市初期高投入阶段,但在2026年渠道网络成熟后,费用率也有望同步回落至6.5%与5%以下。

这些向好态势,正在一步步推动其盈利拐点到来。

以合作促变革,演绎转型范本

江淮汽车的转型战略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自主创新,二是开放合作。

这家国企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向“科技型”企业转型,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十五五”期间计划将超过销售收入的8%用于研发,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整车业务转型、品质品牌建设等,欲在“十五五”中期实现百万销量、千亿营收的目标。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与科技巨头的深度融合,实现组织再造与能力跃迁。在打造尊界品牌的过程中,江淮汽车不仅引入了华为在ICT领域的先进技术,更全面对标其先进的管理理念,系统性推进IPD、ISC、LTC等流程化组织变革,超越了简单的“技术合作”或跨界联姻。

双方的合作在其他领域也在延续扩展,今年4月,江淮汽车与华为数字能源达成全面深化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动部件产品领域展开合作;6月,又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商用车超快充技术、企业数智化及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深化合作。

从技术、制造到管理流程,再到更多领域的合作,这场深刻变革,牵引了江淮汽车在人力资源、运营、IT等多领域的提升,重塑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与科技巨头深度融合实现组织再造与能力跃迁的行业范式创新。

江淮汽车深谙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10月又与宁德时代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瞻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海外市场开拓及供应链安全等领域进行深度协同,联合打造技术领先一代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江淮汽车,正在与更多的合作企业形成“伴生式发展”,加速自身的转型步伐。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利润承压只是短期现象,三季度拐点已现。

传统业务的基本盘稳固,新品牌尊界实现高端突破,江淮汽车双引擎驱动的业务增长模式,已初具雏形。

更重要的是,江淮汽车切入豪华车市场,相当于跳出了低价内卷的恶性循环,一旦成功意味着闯入“无人区”,面对的是冲击超高端的历史性机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in4.cn/3735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