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碧桂园债务重组重大突破,境外债即将降债约840亿

11月6日早间,碧桂园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

11月6日早间,碧桂园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

其中,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一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二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96.03%,达成裁定通过的必要条件。

下一步,香港高等法院的裁定聆讯将在12月4日举行,这也是重组落地前的最后一环。若顺利通过,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人民币840亿元,并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重组收益。自1月9日披露重组方案关键条款,这家民营房企也将在历时300天的债务重组谈判后,赢得重要突破。

与此同时,自2022年以来至今年10月份,碧桂园累计交付的房屋量已突破180万套,这也意味着这项攻坚战逐步进入尾声。随着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落地及保交房任务的大致完成,碧桂园也将有望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境内外债务重组皆获进展

碧桂园的债务重组征程肇始于2024年初。彼时,碧桂园尚未发生公开违约,就主动启动谈判,寻求境外债务重组整体方案以全面解决债务风险。

对于一家体量如此庞大的开发商来讲,碧桂园此次境外重组债务规模庞大、结构错综复杂,涵盖合计约177亿美元本息的34笔境外债务或偿债义务,覆盖多个法律辖区,包括纽约法管辖的美元债、英国法管辖的可转债,以及香港法管辖的银团贷款等。不同司法体系、不同发行结构叠加不同增信结构,使得方案设计复杂度倍增。

同时,其债权人类型众多、利益诉求差异极大,涵盖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实钱基金、对冲基金、保险资金及私人银行等多类机构,且各方对于股债工具比例、展期和降债期限、收益分配机制均有不同偏好和限制,加剧了方案谈判的复杂性。

大约一年后,今年1月9日,碧桂园正式披露了债务重组方案的关键条款,纳入境外重组范围的债务规模合计约1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70亿元(以兑换汇率7.2计)。此后历时10个月有余,该方案终于获得大部分债权人的支持。

具体来看,碧桂园此次的债务重组方案推出“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多元工具组合,方案包括现金、全额转股、大额转股与小额留债组合、小额转股与大额留债组合、全额留债等多个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动境外债务重组的顺利落地,碧桂园控股股东也以真金白银展示诚意,10月13日签署了不可撤回承诺,带头将11.48亿美元股东贷款的结余部分全额转股。

根据公告,在境外重组方案所有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约人民币840亿元有息债务。同时,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碧桂园可确认大额重组收益,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人民币的重组收益,其将显著增厚净资产。

按重组支持协议公告时点的市场浮动利率计算,重组后新的债务融资成本预计将下降至1.0%-2.5%,且具备实物付息选项,碧桂园融资成本也将因此大幅降低,可节省巨额利息支出,对现金流形成的压力也将明显减轻。同时,本次重组生效后,可选方案中的债务期限最长高达11年,债务结构大幅优化,亦提供了更多财务缓冲空间。

展开全文

碧桂园的境内债务重组方面亦有明显进展。据市场消息,9月29日碧桂园8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经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涉及本金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33.32亿元。

据了解,在境内重组所有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碧桂园预计可实现债务本金削减50%以上,债务期限最长达10年,且5年内不再有兑付压力,债券利率下降至1%,且付息方式调整为“先本后息”,显著减缓现金流的压力。

保交房任务进入收官阶段

在推进债务重组的过程中,碧桂园的另一项核心任务是保交付。

据克而瑞统计,2023年碧桂园及合联营累计完成交付房屋超6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2024年累计完成交付房屋超38万套,累计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尽管交付量较2022年的70万套持续下滑,但仍居行业前列。

不过,受到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影响,碧桂园在销售端持续承压,2024年权益合同销售472亿元,同比下降7成;同时还面临着新增融资枯竭、需偿还大量借款、资产盘活难度大等多重困境。保交房也就成了一场艰难的硬仗。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已面临极大流动性压力的碧桂园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今年以来,先是在4月,碧桂园出售了所持蓝箭航天约11.063%的股份,对价约13.05亿元,所得款项主要用于保交楼等项目建设开支;5月初,碧桂园控股股东以所持碧桂园服务的全部股份作为抵押物,获得10亿元借款,资金定向用于国内保交房工作。

持续的销售回款,是保交房中最直接的资金来源。据亿翰智库数据,2025年1-10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榜单,碧桂园销售面积以404.9万平方米位列第10位。其中河南、江苏等多个市场销售表现坚挺。

多措并举之下,碧桂园今年的保交房任务逐步落地。在2025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常务副总裁兼执行董事程光煜表示,今年前5月,碧桂园已完成5万套交付,三季度将是交付高峰期,预计2025年内能顺利完成20万套交付量。

截至10月份,碧桂园今年的累计交付量已超13万套,也将过去三年多的累计交付量推高至180万套以上。克而瑞指出,若碧桂园今年的保交房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其也将于2025年大致完成整体的保交楼任务。

如今,随着大规模交付逐步进入收官阶段,碧桂园现阶段的刚性资金需求已逐步减少,整体资金压力预计将相对放缓。另据碧桂园集团管理会议信息,随着三季度部分区域保交房任务收官,碧桂园已启动新项目的经营策划。这也意味着,碧桂园正在从保交房向资债修复与正常经营的轨道转换。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in4.cn/3736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