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05日
- 星期三
阿塞拜疆此次的军事采购不仅仅是装备一款防空导弹那么简单,更是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发的40架JF-17枭龙战斗机及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械防空体系。这样的组合意味着阿塞拜疆在防空领域的能力将显著提升,其军队已经具备了足以应对来自邻国威胁的基本能力。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会议后不久的言论中,再次将矛头指向中国,警告若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重启关税制裁。这种言辞透露出美方对稀土资源的高度关注,同时也预示着未来仍将存在竞争与摩擦。事实上,在休战期之际,美国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开始暗中谋划如何加强对稀土资源的掌控和替代方案。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不甘示弱,商务部近期大规模公开招聘,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力量,这一举措的背后,显然是为下一阶段的博弈埋下伏笔。
11月4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扩大峰会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发言掀起了轩然大波。他宣布:“我们会向欧盟出售武器弹药。”这句话瞬间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猜测。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乌克兰正处于军事资源紧缺的关键时期,显然,武契奇此时提出的军火交易并非简单的生意,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图。
最近台湾地区有一首歌改编自《隐形的翅膀》的歌曲《隐身的战机》爆火了,不少台湾网友表示台湾终于也有了“隐身战机”,但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台湾的“隐身战机”是真正意义上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到现在连台湾人都看不见摸不着,最近几年“台独”势力为了“以武拒统”,花费巨资从美国那里采购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凤翔项目”,以2400多亿新台币的价格采购66架全新的F-16V战斗机。结果钱交了以后,原定于2024年开始交付的F-16V,到现在还是“零交付”,为此,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证实F-16V确实延迟交货,并表示“这个延期责任须对美方制造公司提出法律动作与赔偿”。
正当加中关系刚露曙光时,加拿大国防部长麦金蒂迅速前往菲律宾,与菲律宾签署了《访问部队地位协定》。这一举动显然是对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推崇的“对抗策略”的回应,而这种策略不过是为一些国家制造“中国威胁”的错觉。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加拿大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战略的附庸,试图通过增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来围堵中国。
实际上,在俄乌战争一事上,并非所有的国家都被“俄罗斯威胁论”这一论述牵着鼻子走,一些欧洲国家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匈牙利这个欧洲国家,就一直态度中立,非常清晰认识到了俄乌战争本质,并坚持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且反对援助乌克兰。
泽连斯基的前线之行不仅是对乌克兰军事态势的直接反映,更是其领导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前线,他与乌军司令西尔斯基及情报头子布达诺夫均已亲自督战,这暗示着乌克兰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顿巴斯地区。这种全方位的动员不仅是为了增加士兵的士气,也显示出乌克兰政府希望通过强化指挥和调度来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这场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用42天时间彻底重塑了现代战争的模样——多国部队以阵亡340人的代价,造成伊军2.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万亿美金,更让全世界的军事专家惊坐而起:原来战争已经变成这样了!
正当加中关系刚露曙光时,加拿大国防部长麦金蒂迅速前往菲律宾,与菲律宾签署了《访问部队地位协定》。这一举动显然是对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推崇的“对抗策略”的回应,而这种策略不过是为一些国家制造“中国威胁”的错觉。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加拿大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战略的附庸,试图通过增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来围堵中国。
11月的吉隆坡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赫格塞斯和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共同宣布成立“菲律宾特遣部队”,60人的规模、海军将军领衔,听起来架势不小。可剥开“加强协调、降低紧张”的外衣,这压根不是什么新作战部队,不过是美菲现有联盟框架下的协调机制,核心还是情报共享、联合演习和后勤支持那一套。五角大楼说得直白,就是要“调整军事活动范围”“重建南海威慑”,谁都清楚这威慑的矛头对准了谁。就在同一天,赫格塞斯还带着巡逻艇和教练机的援助计划访问越南,一句“支持独立而强大的越南”说得冠冕堂皇,这套几十年前就用过的制衡套路,如今换汤不换药地搬了出来。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与印度签下的10年防务合作协议,莫迪政府最终还是在军事合作上倒向了美国,把中俄晾在一边,让美国在南亚的围堵布局落下关键一子。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