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06日
- 星期四
实际上,在俄乌战争一事上,并非所有的国家都被“俄罗斯威胁论”这一论述牵着鼻子走,一些欧洲国家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匈牙利这个欧洲国家,就一直态度中立,非常清晰认识到了俄乌战争本质,并坚持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且反对援助乌克兰。
泽连斯基的前线之行不仅是对乌克兰军事态势的直接反映,更是其领导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前线,他与乌军司令西尔斯基及情报头子布达诺夫均已亲自督战,这暗示着乌克兰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顿巴斯地区。这种全方位的动员不仅是为了增加士兵的士气,也显示出乌克兰政府希望通过强化指挥和调度来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这场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用42天时间彻底重塑了现代战争的模样——多国部队以阵亡340人的代价,造成伊军2.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万亿美金,更让全世界的军事专家惊坐而起:原来战争已经变成这样了!
正当加中关系刚露曙光时,加拿大国防部长麦金蒂迅速前往菲律宾,与菲律宾签署了《访问部队地位协定》。这一举动显然是对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推崇的“对抗策略”的回应,而这种策略不过是为一些国家制造“中国威胁”的错觉。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加拿大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战略的附庸,试图通过增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来围堵中国。
11月的吉隆坡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上,赫格塞斯和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共同宣布成立“菲律宾特遣部队”,60人的规模、海军将军领衔,听起来架势不小。可剥开“加强协调、降低紧张”的外衣,这压根不是什么新作战部队,不过是美菲现有联盟框架下的协调机制,核心还是情报共享、联合演习和后勤支持那一套。五角大楼说得直白,就是要“调整军事活动范围”“重建南海威慑”,谁都清楚这威慑的矛头对准了谁。就在同一天,赫格塞斯还带着巡逻艇和教练机的援助计划访问越南,一句“支持独立而强大的越南”说得冠冕堂皇,这套几十年前就用过的制衡套路,如今换汤不换药地搬了出来。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与印度签下的10年防务合作协议,莫迪政府最终还是在军事合作上倒向了美国,把中俄晾在一边,让美国在南亚的围堵布局落下关键一子。
当我们提到越南当前的困境,首先要了解的是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越南位于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海运通道上,其战略价值无疑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国的关注。赫格塞思与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的会晤,正是这一紧张局势的一个缩影。在谈判中,双方讨论了向越南出口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的事宜,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作美国加快对越军售的又一重要标志。
这场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用42天时间彻底重塑了现代战争的模样——多国部队以阵亡340人的代价,造成伊军2.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万亿美金,更让全世界的军事专家惊坐而起:原来战争已经变成这样了!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这批F-16战斗机的用途。虽然它们是名义上交给罗马尼亚的,但实际上这些飞机仅用于培训乌克兰飞行员,而不会被直接投入到前线作战中。这显然传达出一个重要信号:即便是在盟友之间,对于实际军事介入的态度仍旧谨慎。乌克兰飞行员能够在罗马尼亚的训练基地学习如何操作这些先进的战斗机,但他们无法带着这些飞机去与俄罗斯军队作战。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