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9·24行情启动前精准成立基金,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大幅上涨。“9·24”前夕精准成立的基金亦收获不俗。

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大幅上涨。“9·24”前夕精准成立的基金亦收获不俗。

不过,前述低位成立的基金中,并未诞生年内频现的“翻倍基”,甚至平均涨幅落后于同期沪深股指。从布局情况来看,这些产品多数重仓了表现一般的红利板块,且因成立于清淡市场,未能及时满仓从而错过随即而来的迅猛行情。

近50只主动权益基金“精准成立”

近一年来,A股投资逻辑正悄然生变,以创新药和人工智能为主力的数个板块轮番上演异动行情,多只基金借行情东风净值表现优异。

若将时间推至去年“9·24”前两个月,彼时沪指尚在3000点以下徘徊,权益产品新基金发行也陷入冰点——2024年7月和8月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这一数值在今年同期分别为355亿份和472亿份,行情的清淡无疑对新基发行影响深远。

9·24行情启动前精准成立基金,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不过,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这部分“艰难”成立的基金无疑发行在数年来的行情低点,纳入统计的4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至今业绩全部收正,且平均收益率高达35.94%。

业绩方面,永赢融安成立于去年8月23日,截至今年9月26日收益率高达89%。此外,安联中国精选、东吴科技创新等产品涨超70%。另外,嘉实产业精选、上银数字经济、兴业品质睿选等其余8只产品收益率超过了50%。

布局谨慎无缘“翻倍基”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低位成立的基金虽然在时间点上发行“恰逢其时”,但持仓和仓位方面却相对而言较为保守,这部分基金虽成立于低位,但却与“翻倍基”无缘。

首先是持仓较为谨慎。从基金名称来看,在此前悲观情绪蔓延、行情陷入低点时,多只名称里含有“红利”“价值”二字得以顺利发行。“机构投资者一般倾向加仓高股息类资产,红利类产品目前仍是相对合适的建仓时机。我们的产品将整体采取中性稳健的建仓节奏。”某基金经理在去年发行产品时介绍称。

然而红利和高股息显然和今年的主线行情擦肩而过,因此多只持续重仓高股息的基金多数“仅”收获10%左右的收益,若能在科技股牛市中及时转向方能获取超额收益。以前述安联中国精选为例,该基金成立首个季度重仓股中包括了招商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新华保险高股息个股,但在今年二季度内则转向了茂莱光学嵘泰股份、信达生物等高弹性个股。

其次是这部分基金成立后,在仓位布局方面较为谨慎。以东吴科技创新为例,该基金是这批产品中为数不多的以新易盛中际旭创鹏鼎控股等牛股“开局”的产品,但从净值表现来推测,该基金成立后持续保持较低仓位运行,因此在9·24”期间涨幅仅有个位数;此外,嘉实产业精选亦是类似情况,该基金成立于去年7月末,但截至三季度末仓位仅有不足27%,多只产品虽“精准成立”但仓位小心,因此并未尝到去年9月份的甜头。

对低位成立的基金布局谨慎还体现在“一拖多”基金经理案例中。去年9月3日成立的摩根均衡精选基金,由基金经理梁鹏管理,从这只次新基金产品的净值波动看,其截至2024年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持续处于零波动状态,显示出摩根均衡精选基金在9月3日成立后,未能及时建仓。但梁鹏管理的另一只老基金产品——摩根双息平衡基金,在2024年9月最后一周单周净值上涨10%。

红利韧性凸显

当前,热门板块短期内已到阶段性高点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行情的剧烈分化或已隐含相关板块的错杀与溢价。此外,在红利切换至成长板块长达一年之际,多只重仓红利板块的基金也在科技之风中“躲牛市”,那么行情的风何时能够再度吹向红利?近期在大盘调整的多个交易日中,以地产、电力等高股息个股韧性凸显。

嘉实基金陈黎明认为,今年以来,红利资产阶段性调整,但随着大部分行业逐渐度过资本开支高峰期,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将持续提高,而全社会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对红利资产的需求也有望持续提升,因此看好红利资产的长期表现。

虽然红利板块年内跟随大市也有一定涨幅,但相较于热门板块显得较为乏力。陈黎明指出,过去两年,众多资产只要有不错的股息率,都会有较为广泛的估值提升。行至当下,靠红利概念上涨的“+红利”行情或已结束,预计未来会进入到“红利+”时代,即红利作为基本面因子依然长期有效。

还有公募投研人士表示,尽管2025年以来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板块表现亮眼,但红利板块经过调整后,估值吸引力再度提升。红利策略的本质是投资于处于成熟生命周期、盈利韧性强、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这些公司通过“稳定盈利—持续分红—提升ROE”的正向循环,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回报。

“随着无风险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及市场波动加剧,红利资产的防御属性凸显,低估值的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传统高股息行业,以及分红比例提升、业绩稳中有进的消费类龙头,均值得重点关注。”

责任编辑:凌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in4.cn/2655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